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
搜 索
人民網評引進23名菲律賓高校博士:『水博士』當門檻
2022-07-20 14:45:00 來源:澎湃新聞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人民網評花費1800萬引進23名菲律賓高校博士#

  #官方回應高校送22人讀博後返聘#高校了昇級花重金養了一批畢業返校的『水博士』,如此昇級後的大學,邁過了『教師博士學歷比例』門檻,能過去『師德師風』的心坎嗎?

  【人民熱評:組團去東南亞讀博,不是內涵式發展之路】花費1800萬引進23名菲律賓高校博士?湖南邵陽學院發布的一則公示引發了熱議。公示顯示,這23名博士均是2019年8月-2021年12月在亞當森大學完成博士學歷,所學專業均為哲學(教育學),除一位音樂舞蹈學院的副教授備注為『校外引進』外,其餘22名博士之前便為該校工作人員,職稱包括講師、副教授、高級實驗師等,備注均為『畢業返校』。

  23名教師組團赴一所高校完成博士學歷,而且專業還均為哲學(教育學),然後一起作為博士學歷人纔返校,每個人獲得的引進費用高達84.4萬元,令人匪夷所思。如果是國外名校,或許也還能接受,但亞當森大學在菲律賓就不是名校,2021年QS亞洲大學排名中,亞當森大學排名在600名以外,而且該校哲學專業也很一般。據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諮詢反饋,該校在疫情期間針對中國市場開設低質在線課程,並建議慎重考慮申報該校。綜合各方面的情況來看,從求學的角度來講,亞當森大學絕不是一個理想的留學選擇,網友稱其為『水博士』,也就不奇怪。

  而亞當森大學之所以會成為組團求學的目的地,更直接的原因或許在於其學制短,雖然不是求學的理想目的地,但確實是一個拿學歷的理想目的地,把學校教師送過去讀博能夠更快速提高學校博士學歷教師比例。從高校的角度來講,湖南邵陽學院學校昇格時間晚、舉辦本科教育時間短、具有博士學歷教師比例低,學校又地處中部地區,引進國內博士人纔有難度。按常理來說,一所湘中地區的二本高校一年引進20多名博士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組團送到東南亞讀博卻讓它成了現實。當下,很多同類高校都把申請碩士點、昇格為『大學』作為辦學目標,而要實現這些目標,教師博士學歷比例達標就是一個邁不過去的坎。這正是高校采取『速成』辦法,組團送教師去國外讀博的背景,它反映的是一些高校辦學過程中急功近利的心態。提高教師隊伍中博士學歷比例,目的就在於為昇級為大學、申請為碩士點,為通過上級評估做准備。

  近年來,國際生的問題也引發不小的爭議,一些高校為了吸引國外留學生,降低錄取標准並給予高額獎學金。這背後就是一些高校圍繞大學排行榜指標辦學,提高國際生比例以實現大學排行榜排名的上昇。送在校教師出國讀博並高金『引進』與為了提高國際生比例濫招留學生,其實都是高等教育領域一些急功近利做法的一體兩面,所反映的是在現有評價體系下,一些高校走捷徑的選擇。按該校一位二級學院院長的說法,『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說難聽一點兒,就是湊人數。』雖然有了數字、有了面子,但這是違背辦學規律和育人規律的,對於提高教師隊伍水平,對於提昇辦學實力、實現學校內涵式發展,有多大的意義?花這麼多錢送去東南亞組團讀博,然後再引進,資金使用是否合理,同樣是一個問題。事實上,這種組團出國拿博士學歷的做法,在邵陽學院內部也存在爭議。這不僅提醒地方普通高校不能一味追求昇格為『大學』、一味追求提高辦學層次,要保持辦學定力,立足地區、實現特色辦學,真正把資源用在培養高質量的應用型人纔上,更好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同時也為我們教育評價體系提了個醒,如何進一步深化教育評價改革,打破『唯學歷』的頑瘴痼疾,不以博士學歷論英雄。

責任編輯:盧玥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