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天津全運會8日閉幕李穎川總結六大特點
新華社天津9月8日電 經過12天的角逐,第十三屆全運會將於8日晚閉幕,在當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第十三屆全運會組委會副主任、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李穎川對本次全運會進行了總結。
李穎川說,本屆全運會取得了圓滿成功,賽事也展現出了六大特點:
第一,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把人民作為發展體育事業的主體,創造了全運會『全民參與、健康共享』的新高潮。
本次新增19項群眾比賽是本屆全運會重要的改革舉措之一,讓更多的『草根選手』得以在全運會賽場上展現風采。根據統計,通過線上線下等多種方式,有數百萬群眾參加了『我要上全運』基層選拔比賽。參賽人員遍及大江南北、涉及各行各業,運動員年齡最小的4歲,最大的93歲。大家通過群眾比賽匯聚到全運會的舞臺上來,親身體驗、親身參與,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參與體育鍛煉、享受健身樂趣的熱情。
第二,堅持更新理念、不斷改革創新,使全運會在舉國體制中的龍頭作用得到了更加充分的發揮。
本屆全運會,改革措施多、力度大、針對性強。根據2020年東京奧運會項目變化情況,全運會先後增設了男子800米自由泳、射箭混合團體等21個小項,並及時調整了競賽規程和競賽辦法。其中,新增項目基本都實行全新的競賽規則。
本屆全運會還實施跨單位組隊參賽政策,鼓勵各省市在技戰術配合類項目上合作組隊參賽。本屆全運會,在10個大項49個小項上,共有279支跨省組合隊參賽,涉及870名運動員。
此外,本屆全運會還增設了輪滑冰球、田徑游泳青少年組、男子足球城市組等新項目,給予少數民族自治區運動員交流特殊政策,軍地共同培養運動員等,從實施效果看,達到了調動積極性、資源互補、形成合力的預期目的,有效發揮了全運會的競賽杠杆作用。
第三,比賽緊張、競爭激烈,運動員創造了優異的成績,湧現了一批希望之星。
從競賽成績來看,在射擊、舉重、自行車、田徑、游泳5個項目上,有3人1隊4次超4項世界紀錄,2人3次超3項亞洲紀錄、9人1隊11次創11項全國紀錄、1人2隊3次創3項全國少年紀錄。此外,在游泳、乒乓球等十餘個項目上,湧現了近二十名希望之星,值得期待和重點關注。
第四,堅持以更加開放的心態辦賽,使全運會的參賽范圍更廣、參賽主體更多樣、國際國內影響進一步擴大。
本屆全運會首次邀請華人華僑運動員參賽,同時開放高水平業餘運動員與專業運動員同場競技。在參加決賽的9名華人華僑運動員中,馬術運動員朱美美表現優異,最終在場地障礙個人賽中獲得銅牌。在參加決賽的22名業餘運動員中,山地自行車運動員郭鑫偉和何衝發揮出色,最終獲得男子組第11名和女子組第14名。
第五,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把從嚴要求貫穿始終,全運會賽風賽紀和反興奮劑工作成效顯著。
體育總局高度重視賽風賽紀和反興奮劑工作。本屆全運會,一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教育和督導巡察措施。包括成立紀委會和督查組,進行專項督導檢查;派出的5個督查組深入賽區一線、全程參與督導競賽工作等等。同時,進一步加大反興奮劑教育和興奮劑檢查力度。
李穎川說,與以往相比,天津全運會賽風賽紀和反興奮劑情況有了明顯好轉。開閉幕式期間,組委會沒有收到代表團提出的書面申訴,沒有出現惡性賽風賽紀事件。針對拳擊等個別項目出現的裁判員執裁不公行為,體育總局果斷處理,取得了良好效果。反興奮劑方面,在整個全運會預決賽期間,截至9月7日,從已經完成檢測的樣本中查出3例陽性。組委會已經迅速行動,暫停了相關運動員十三運會及其他所有國內、國際比賽的參賽資格,取消了運動員所屬代表團本屆全運會體育道德風尚獎評選資格。進一步的處罰措施,會在相關處理程序完成後,由相關單位依照規定作出。。
六、媒體宣傳助力,講好全運精彩故事,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天津全運會得到了廣大新聞媒體的大力支持。據統計,正式注冊參與賽會報道的新聞媒體402家、記者2770人。全運會期間,各新聞媒體抓住『全運惠民、健康中國』的辦賽主題,積極宣傳全運會的改革措施和創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