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體育  >  綜合體育
搜 索
鞏立姣奪金薛長銳第4 來"打工"的洋帥改變中國田徑
2017-08-10 10:39:56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這兩天,關注倫敦田徑世錦賽的田徑迷會發現,中國軍團在以往不太受關注的項目中,屢有殺入前八乃至站上領獎臺的佳績:

  男子橕杆跳選手薛長銳以5米82獲得第四名並刷新了全國紀錄;女子標槍有3人進前八也創了紀錄,李玲蔚以66米25獲得銀牌,呂會會以65米26摘得銅牌。

  中國軍團佳績頻頻的背後,不僅有中國本土教練的努力,更有多位世界級名帥在保駕護航。

  要請就請名帥

  這屆倫敦世錦賽,法國橕杆跳名將拉維萊涅僅以5米89獲得銅牌,薛長銳拿到的第四則是中國男子橕杆跳的歷史性突破。

  而指導薛長銳的,正是拉維萊涅的前教練、法國人達米安。

  近兩個奧運周期,田管中心明確了『請進來,走出去』的訓練理念,想來中國田徑『打工』的教練,不僅要有名,還得德纔兼備。

  據記者了解,中國田徑對外教要求很高——第一,外教執教的項目必須是其所在國家的傳統優勢項目,比如投擲項目教練,中國隊就很青睞投擲強國德國教練,競走則主張師從俄羅斯、意大利教練。

  第二,外教要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執教經驗,帶出過世界冠軍級的選手。

  第三,外教必須為人真誠,勤懇地在第一線幫助中國運動員和教練員提高水平,不能只想著掙錢,對運動員要負責任。

  只有滿足了這些條件,外籍名帥纔可能得到中國田協的一紙聘書。

  要摳就摳細節

  俗話說,魔鬼藏在細節中。名帥之所以成名,和他們對待細節的態度有著直接的關系。

  女子鉛球名將鞏立姣今年接連在鑽石聯賽奪冠,德國老帥克拉克功不可沒。

  71歲的克拉克非常敬業,訓練中有著德國人典型的嚴謹與細致。比如訓練中他要求弟子一定要佩戴護腕,做不同的專項訓練,必須穿相應的運動鞋。

  鞏立姣的訓練日記,他也一定會親自過問,發現有不對的地方,馬上要求她改正。

  橕杆跳高外教達米安來自法國一個小鎮,他用細致的訓練方法迅速提高著薛長銳的水平。達米安為薛長銳選擇了10根不同的新橕杆,以便他適應不同的比賽環境和狀態。

  『比如頂風比賽的時候,就不能使用太大太重的杆,因為你的助跑速度會受到逆風的影響。』

  這樣的細節只有經驗豐富的教練纔能向弟子傳授,達米安帶給了薛長銳很多過去沒有聽說過的東西。

  跳躍組外教亨廷頓在訓練場上則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他不僅關注著跳遠組隊員的表現,看到短跑隊的問題,也會主動給出建議。

  有一次他看到韋永麗在訓練起跑,他就走過去,給後者講解如何利用起跑器,如何調整起跑的姿勢。

  這樣的『串項』,也令中國運動員獲益匪淺。

  中國男子跳遠隊小將王嘉男給亨廷頓慶生。

  要帶就帶冷門

  中國田徑迷對橕杆跳高的了解,幾乎都是從上世紀如雷貫耳的布勃卡開始的。但國人也許沒想過,中國男子橕杆跳高這麼快就已接近世界大賽的領獎臺。而這也多虧了中國隊請來的法國名帥達米安。

  達米安堪稱橕杆跳高界的大咖。最著名的弟子就是倫敦奧運會冠軍、曾打破布勃卡世界紀錄的拉維萊涅。如今達米安已與法國弟子分手,在北京過上了安靜的日子。

  目前,達米安的任務是全力打磨薛長銳。他私下曾說,薛長銳的身體條件,完全有可能衝擊6米的高度。

  這次薛長銳差一點站上領獎臺略顯遺憾,卻已讓人們看到了他繼續在這個冷門項目上突破的希望。

  達米安希望在他的影響和幫助下,中國的橕杆跳整體水准能接近德國、法國和美國,跨入世界橕杆跳強國之列。

  他相信中國選手有實力做到這一點,因為中國人本身速度很快、同時身體又很輕盈,剩下的除了技術,更重要的是人纔的積累。

  『法國每年有很多民間橕杆跳比賽,想要提高實力,還是要從娃娃抓起,擴大橕杆跳項目的運動員隊伍。』達米安說,『橕杆跳需要呈金字塔式的發展,塔底的人越多,競爭越激烈,塔尖的人水平纔會越高。』

  要簽就簽長約

  田管中心的目標是讓名帥們更久地留在中國任教,包括競走的意大利教練達米拉諾,跳遠教練亨廷頓及投擲教練等,都已續約至東京奧運會。

  意大利競走名帥達米拉諾對中國競走的貢獻有目共睹。

  他帶來的不僅是技術上的變革,還有理念的更新,中國競走在裡約奧運會上贏得兩金就是最好的證明。

  此外,國內競走教練也得以到國外學習先進的執教理念和訓練方法,這也將保證中國競走項目可持續性發展。

  達米安也是一樣,他除了訓練運動員,也在培養中國的教練員。

  他表示,終有一天他會離開中國回到自己的家鄉,當他離開的時候,他希望中國教練可以繼續為中國培養出最好的橕杆跳運動員。

  亨廷頓同樣在訓練過程中,捎帶手兒連中國教練也培訓了。

  女子跳遠組教練張仁傑透露:『外教確實給我們的訓練帶來了很大幫助。主要就是速度的概念,助跑就是要有速度,其次是節奏,他把助跑分成三段,我們原來都是分兩段。他分得非常細,一段一段練,第一段助跑可能花幾個月時間,再練第二段、第三段,我感覺他對中國教練的幫助非常大。』

責任編輯:呂小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