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世界女排大獎賽總決賽銅牌爭奪戰,中國女排1-3不敵塞爾維亞獲得第四名。中國女排在這次大獎賽暴露了一些問題,其實這個時候出現問題反而是好事,有助於我們及時的糾正,也有利於我們擺正位置。雖然中國女排是奧運會冠軍、世界杯冠軍、世界排名第一,但新奧運周期我們沒有絕對的統治力,還需要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纔行。
問題一:朱婷依賴癥,缺少第二火力點
中國女排在大獎賽有『朱婷依賴癥』傾向,盡管朱婷右手手腕有傷,但女排根本離不開朱婷,也沒有讓她過多的休息。朱婷作為世界第一主攻在四號位的強攻非常犀利,而且作為隊長責任感也很強,輕傷不下火線,在防守和一傳上同樣非常賣力。然而,中國女排關鍵時刻都是打朱婷的一點攻,其他進攻點都不下球,沒有人給朱婷分擔壓力,很容易造成朱婷的疲憊和受傷。張常寧回歸本來可以擔任第二火力點,但她的腳傷在中意大戰後又復發了,無論是主攻劉曉彤、李靜,還是接應龔翔宇,強攻能力都不是特別強。
問題二:副攻不出彩,攔網成老大難
郎平帶隊的時候,『南北長城』徐雲麗顏妮獨當一面,她們的高點快球凶狠,攔網更是看家本事。而現在女排的副攻表現難令人滿意,袁心玥雖然是裡約奧運冠軍功勛,但狀態出現波動,身高2米的她下手有些軟。至於王媛媛、高意等新人雖然身高不錯,但幾乎打不出特別漂亮的戰術球。與歐美列強抗衡攔網是極其重要的,但中國隊目前的攔網時機、移動、手型、配合都存在很多問題,有時候攔網形同虛設。
問題三:一傳不穩固,需惠若琪回歸
中國女排還是比較依賴一傳的,但現在的一傳體系並不穩健,很容易被對手拼發球衝的兵荒馬亂,安家傑指導需要一個特別能頂一傳的定海神針。放眼國內排壇,一傳技術出色的主攻鳳毛麟角,惠若琪、汪慧敏是不錯的人選。特別是昔日的女排隊長惠若琪,雖然因為心髒病的影響進攻端威力下降,但她的一傳和小球串聯出類拔萃,關鍵球的進攻也充滿經驗和智慧。
問題四:發球太菜,只有劉曉彤能跳發
從新奧運周期排球的發展趨勢看,跳發球又開始流行了,塞爾維亞、意大利、美國都有跳發球好手,與塞爾維亞一役後安家傑指導也承認我們主要輸在了對手的跳發球衝擊。中國女排只有劉曉彤能跳發球,其他球員很多都是菜球,根本無法給對手施加壓力,等於是讓對手舒舒服服打一攻。女排接下來需要狠抓發球,提高發球的侵略性和變化性,否則就太吃虧了。
問題五:鍛煉新人目的未達到,板凳深度不足
頂著奧運冠軍的光環參加大獎賽,安家傑指導壓力很大,因為輿論對於女排過於苛責了。中國女排想鍛煉新人,但又有成績要求(不然會被輿論猛批),所以女排其實只是在副攻位置給了高意、王媛媛比較多的出場時間,而其他位置並沒有太多新面孔。中國女排目前板凳深度明顯不足,這也是亟待解決的。(楊華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