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體育8月6日報道:
三周9場分站賽+4場總決賽,中國女排今年大獎賽總計打了13場比賽,總共只取得7勝6負的戰績,其中分別2次不敵塞爾維亞和意大利,在美國和俄羅斯身上各吃到1場敗仗,在幾支主要競爭對手面前表現地不盡如人意,除了3-0擊敗巴西一戰贏得酣暢淋漓,整個大獎賽期間亮點不多,對手更多地還是依靠朱婷,進攻、一傳和發球都存在不少問題。執行教練安家傑在用人上出現偏差,在鍛煉隊伍和爭取成績兩方面不斷搖擺,導致兩個目的都沒有達到,總決賽傷了朱婷也未能躋身三甲,真心得不償失。
三周分站賽,中國隊重在鍛煉隊伍,再加上張常寧臨陣受傷,安家傑更多地給年輕選手機會,朱婷也是打打停停,但隊伍的整體發揮起伏太大,進攻除朱婷外難以找到可靠穩定的得分點,一傳竟然被對手的強力發球所衝擊,年輕隊員尚難以承擔重任,分站賽僅僅取得5勝4負的戰績,若非借助東道主之便,這樣的表現根本進不了總決賽。
總決賽主場作戰,為了能夠至少登上領獎臺,執行教練安家傑讓傷病初愈的張常寧重回首發,盡管久疏戰陣在一傳上出現較大紕漏,但張常寧的進攻和攔網表現還是值得肯定。張常寧的回歸,讓中國隊得以拿出現有最強陣容出戰,總決賽走?基本展現出競爭力,力壓巴西和荷蘭獲得頭名晉級,但到了半決賽,張常寧的傷勢出現反復,再加上朱婷在半決賽時因手腕傷勢下場,隊伍本就存在的一傳和進攻痼疾,又全面暴露出來,到了季軍爭奪戰乾脆讓張常寧休戰,朱婷最終還是獨木難支,中國隊連續四年無緣大獎賽前三,尤其是坐擁主場優勢依然未能登上領獎臺,相信隊伍對這個結果自然是不滿意
今年大獎賽,中國隊在技術層面暴露了很多問題,進攻為何只有朱婷一個穩定點,在一傳不到位的情況下,只有朱婷這一點有穩定的得分保證,發接發薄弱自然是隊伍屢屢被動的主要原因。朱婷既要擔當攻擊重任又要接一傳,接發球上除自由人林莉外,其他隊員基本上都有明顯的漏洞,如果說張常寧剛剛傷愈腳步跟不上還情有可觀,龔翔宇等也被對手的發球攻擊,只能是自身基本功不過關的體現。如果說一傳差是老毛病,中國隊在發球環節的萎靡,無法給予對手更多的打擊,相比裡約周期可謂退步明顯。在強攻實力本就不如對手的情況下,中國隊的發球如果拼不出威脅,那就只能等著被動挨打
分站賽時放手鍛煉,到了總決賽又為了拼成績重新依賴奧運冠軍,執行教練安家傑的思路有些讓人摸不清。總決賽讓傷愈復出的張常寧主打,自分站賽就一直有傷的朱婷和丁霞,在總決賽都肩負了重任。老隊員拼搏的精神自然令人欽佩,但從隊伍的長遠發展看,今年畢竟是奧運後的調整年,大獎賽這樣的商業你比賽是否需要過度消耗絕對主力,如果總決賽以站上領獎臺為目的,那麼中國隊不僅成績未能達標,更是沒有起到鍛煉隊伍的作用,反而讓朱婷等主力的傷病加重或者反復,可謂得不償失。
相比正處在休養階段的郎平,安家傑能力和氣質上有著明顯差距,比賽的針對性部署,臨場換人和對場上局勢的把握,用人方面的猶豫不決,安家傑在大獎賽期間的做法,招致了不少非議。老隊員疲憊應戰,年輕選手技術能力薄弱,攻傳配合欠佳,隊伍進攻過於依賴朱婷,新周期第一年的中國隊,沒有表現出球迷希望看到的樣子。
當然中國隊還是一如既往的展現出頑強的抵抗力,總決賽3-0橫掃巴西一戰,還是為人稱道,隊伍的精氣神還在,只是技術和心態問題還需要進一步解決。結束大獎賽征程,隊員們將回到各自省隊備戰全運會,9月初重新集結出戰大冠軍杯時,相信暴露的諸多問題能夠得到一些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