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還剩6秒就結束,步行者主場105比90領先猛龍勝局已定,可誰曾想剛剛重回印第安納波利斯的蘭斯·史蒂文森又惹禍了:他接隊友傳球後沒有耗盡剩餘時間,而是在無人防守情況下完成了一次上籃,還給對方留了3.3秒。結果,本就輸球不爽的客隊頓時勃然大怒,猛龍球員紛紛上前圍住史蒂芬森理論,結果比賽眼見終了卻發生本場最大的衝突,史蒂芬森、德羅贊、P.J。塔克等人都領到技術犯規,雙方不歡而散。
『這麼做太沒品,太沒勁,聯盟裡就不該出現這麼無聊的事。』塔克賽後吐槽道,『他們隊裡有很多受人尊敬的家伙,保羅·喬治,嗯,還有蒙塔·埃利斯,這幫家伙知道該用怎樣的方式贏球。在這個聯盟裡,無論贏球還是輸球都有應有的方式,但不該這麼做。那不是你結束比賽的方式,我認為大家都心知肚明,他這麼做太沒品,太沒勁。別再在意那會兒我們說了些什麼,大家都是成年人,衝突已經結束了,比賽也結束了。他們贏了,但贏亦有道。沒人在乎他(史蒂芬森)的名聲,反正我根本不在乎,我不知道他是何方神聖。可能他很高興能夠重返聯盟吧,但我不理解他為什麼會做出格的事。贏球有贏球的樣子,輸球有輸球的樣子,但他那種行為不是應有的贏球方式。』
另一位卷入衝突的猛龍球員德羅贊則認為:『當比賽馬上就要結束,而你大比分領先時,你需要表現得更加職業。拿著球耗掉剩餘時間,這纔是職業的做法。我不管你是誰,當時是怎樣的感受,或者發生了什麼,但那纔是正確的打球方式。我不在乎他的名頭,但在比賽馬上結束時還上籃,那是對比賽的不尊重。』
作為事件的導火索,史蒂芬森解釋道,這是他再度加盟步行者的首個主場比賽,自己情緒有點失控。『當時我實在太興奮了,腦子裡一片空白。我想向他們道歉,我其實完全沒有惡意,只是球迷當時都在向我歡呼,我只是想做點什麼回饋他們而已。我必須向他們道歉,也必須強調想我沒別的意思。』隊友喬治則主動將責任攬在自己身上:『比賽氛圍非常好,我很久沒有這樣的感覺了。這個事情其實我也有責任,因為是我把球傳給他的,我知道他會上籃,但抱住球耗光剩下的時間,是籃球比賽裡不成文的潛規則。』
『我們倆就這件事進行了溝通,他也明白了這個道理。』步行者主帥麥克米蘭賽後也表示,『當他回到更衣室後,我就和他說了這件事,他明白了。球隊通常不會那麼做,但這是他回歸後在主場打的第一場比賽,許多球迷湧進了球館,我們又逆轉了19分劣勢最終取勝,他那會兒過於興奮,估計根本不記得計時器這碼事了。我認為他只是對比賽過於投入,投入了太多的情緒。當時他自己在前場,而我們已經不需要再得分,通常那種情況下只要抱著球耗光時間就好,我們通常也是那樣結束比賽的。我能理解猛龍球員的情緒,只是在當時的情況下,我認為蘭斯處於一種亢奮狀態,他的情緒完全被調動起來了。我認為他不是有意讓對手難看,否則的話,他肯定會來個戰斧暴扣或者其他漂亮的進球方式。』
有意思的是,就在第二天,史蒂芬森就在Instagram上發布了一個視頻:上賽季猛龍對76人的比賽,猛龍替補後衛諾曼·鮑威爾在猛龍領先22分的情況下,還在最後時刻搶斷對手傳球並快攻完成大風車暴扣——這和麥克米蘭說的『有意讓對手難看』的進球方式如出一轍。『他們因為我的所作所為而大為光火,但看看這個吧。蘭斯做的某些事,就成了大事件。』
看上去,猛龍有點『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意思。但需要說明的是,本賽季是史蒂芬森征戰NBA的第7個賽季,作為老江湖應該更自控——當然『師弟』的性格本就是問題,否則他的職業生涯不會如此顛沛流離。諾曼·鮑威爾上賽季還是個新秀,而菜鳥們確實會不時壞了規矩。
比如開拓者的全明星控衛利拉德,新秀賽季第一個月對陣公牛時就惹了麻煩。當時比賽還剩9秒時公牛強投三分球不中,敗局無法挽回,開拓者搶到籃板球,而終場前5.3秒球落到無人防守的利拉德手裡,結果利拉德玩了個大力灌籃。雖然公牛球員沒有像猛龍球員那樣群起攻之,但諾阿、吉布森、內特·羅賓遜還是在比賽結束後教育了利拉德一頓。『我和諾阿對他說,「以後你得學聰明點。」』吉布森回憶道,『要知道許多球隊可不允許你這麼放肆。』小土豆則告誡利拉德:『小子,這麼做可是不對的,你只要把運球等待比賽結束就可以了。你們已經贏了啊!』事後利拉德也特意解釋道:『那種情況下我接到球以後,說真的我不知道到底該怎麼做,我就在想,「哥們,現在沒人防守我,我做點什麼好嗎?」我絕不是不尊重對手,現在我懂了,以後我不會再那麼做了。』
後來,利拉德還特別發推特向公牛道歉:『最後關頭,我犯了一個菜鳥式的錯誤。這絕不代表我不尊重公牛隊,我對他們充滿敬意。』
還有一種情況容易引發衝突。NBA主場經常會舉辦這樣的活動:如果主隊贏球且得分過百(有時候還要對手得分不過百),所有到場球迷都可以得到免費漢堡或三明治。為給大家謀福利,某些熱心球員會在大局已定時繼續出手。比如曾經怒斥利拉德的諾阿,就因為想幫球迷贏免費漢堡,在終場前出手投三分,惹得魔術球員大為不滿。『我真的後悔了,那不是一次合適的出手,下次我絕不會那麼做了。』法國人賽後感慨道。
刻意刷數據
兩周前,太陽後衛德文·布克在120比130負於凱爾特人一戰轟下70分,成為NBA歷史上單場70+最年輕的球員。如今,布克在那場比賽所穿的太陽1號球衣已經被保存到籃球名人堂,名垂青史。但在許多人看來,這個紀錄有刷數據之嫌。綠衫軍全明星後衛小托馬斯賽後就直言,太陽為了讓布克得分而主動犯規拿回球權實在不妥,『我從沒見過這樣的事情,他們公然刷數據,事情就是這樣。所以我們正在向季後賽前進,而他們則通往樂透簽。』
試想下,如果刷數據的不是落後一方而是領先一方,對手該有多麼生氣?其實,勇士和奇纔此前出現衝突,多多少少和德雷蒙德·格林拿到三雙有關系:為了幫助追夢得分上雙,勇士主力陣容一直留在場上,直到終場前34秒格林投中三分……
而批評布克的凱爾特人,也曾經是反面典型。2012-13賽季凱爾特人對活塞,比賽還剩3分鍾,活塞已經領先接近20分,綠衫軍換下了皮爾斯等主力,但將首發控衛隆多留下;終場前98秒,活塞也換下了主力陣容,但隆多仍然在場上——因為隆多已經助攻8次,再送出2次助攻,就可以將連續助攻上雙場次延續到34場。
隆多如願了,他留住了衝擊前輩『魔術師』約翰遜(連續46場)和斯托克頓(連續37場)紀錄的希望。但這樣的表現讓他招致不少非議,尤其是聽到隆多為自己辯解:『誰都不知道當年斯托克頓完成這個紀錄時經歷了怎樣的情況,或許他的球隊也有領先30分或者落後30分呢。』
時任凱爾特人主帥道克·裡弗斯在最後一次暫停時說的話,更引發了軒然大波:『大家聽好了,我們這場球已經輸定了。沒關系,大家也不用玩命拼,但如果能夠幫助隆多再拿到2次助攻,就更好了。』賽後裡弗斯還承認了自己是特意安排的:『為什麼不這麼做呢?你們天天討論的不就是這些嗎?我覺得讓它延續下去沒毛病。』
『這是本賽季最愚蠢的事件之一。』『這不是榮譽是恥辱。』面對媒體和球迷的批評,裡弗斯纔略顯心虛地解釋了一句:『這是我們第一次這麼做。』
說到刷數據,猛龍和步行者這對冤家又成了反面典型。2011年3月兩隊交鋒,終場前6秒猛龍已經領先10分,但拿到賽季新高29分的後衛巴爾博薩仍然帶球突入禁區准備上籃。雖然未能得分,但當時步行者招牌球星丹尼·格蘭傑立刻衝到巴西人面前興師問罪,進而兩隊球員糾纏在一起,幸好裁判及時將雙方分開,纔沒有讓事態惡化。『如果當時我在防守他,我會直接把他放倒,就算被吹惡意犯規被禁賽我也無所謂。下次他要是還敢這麼做,我一定扭斷他的脖子。』但巴爾博薩的解釋是猛龍冒犯在先,兩隊上次交手時,步行者控衛達倫·科利森也是在比賽沒有懸念且即將結束前出手遠投,『你們不尊重別人,就別想得到別人的尊重。』
當然,沒有人比當年騎士搖擺人裡基·戴維斯刷數據更臭名昭著。2003年3月對爵士,為了拿到職業生涯首個三雙,戴維斯在終場前竟然往自家籃筐投籃,再自己搶籃板——搞笑的是,按照NBA規定,將球投向本方籃筐屬於違例,根本沒有籃板球一說。爵士後衛史蒂文森簡直氣壞了:『這是對我們的羞辱!我希望他在開玩笑,但這種做法簡直太垃圾了。』甚至騎士主帥斯馬特都痛罵戴維斯:『沒人會記得他獨得28分12助攻9籃板,無論他走到哪裡,人們只會記得他的愚蠢表現。我為他的所作所為感到難過,真對不起。』
這些費心費力刷數據的球員,只能慶幸自己遇到的對手不是查爾斯·巴克利。2011年雷霆和灰熊的西部半決賽第五場,雷霆球員大比分領先仍狂扔三分,查爾斯爵士的觀後感令人不寒而栗:『如果場上的人是我,我會直接用一個凶狠犯規阻止他們這麼做,我一定會把雷霆球員掀到觀眾席上去。』
在這方面,凱爾特人歷史上最偉大的球星之一拉裡·伯德,無疑是後輩們學習的榜樣。1985年2月對爵士一戰,三節打完綠衫軍已經領先24分,比賽已經基本沒了懸念。最後一節,伯德和一乾主力坐在替補席上悠閑看著比賽。這時有人提醒主帥K.C。瓊斯,伯德已經得到了30分12籃板10助攻9搶斷,距離1974年的內特·瑟蒙德後歷史第二個四雙只差一步!但當瓊斯問伯德是否要再度登場爭取拿四雙,卻被對方斷然拒絕:『謝謝,不過我還是想歇著。』
看看,這是什麼覺悟!
叫暫停
看慣了馬刺和勇士的比賽,你或許對他們大比分領先時叫暫停已經見怪不怪。尤其是治軍嚴格的波波維奇,只要手下有兩個回合胡打,他就會立刻叫停比賽撥亂反正,哪怕對手並沒有趁機打出氣勢,比賽還處於馬刺的節奏裡,甚至聖安東尼奧人取得勝利已經十拿九穩。但通常情況下,如果領先的優勢已經足夠大,哪怕本隊打得不成章法,被對方追回了一些比分,教練還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好,否則你認真負責叫個暫停重新布置下戰術,會被對方認為是有意挑釁,得理不饒人。
在這件事上,名帥拉裡·布朗算是體會到了冰火兩重天。2004年雅典奧運會1/4決賽美國對西班牙,終場前23秒時,領先11分的美國隊叫了一次暫停,引發了全場噓聲,也讓西班牙將帥大為不滿。終場哨響後,西班牙男籃主帥甚至直接走向作為美國男籃主帥拉裡·布朗,破口大罵起來。賽後新聞發布會上,拉裡·布朗特別解釋了這件事:『我想叫暫停的時候,我們只是領先8分,而且球員在場上頻頻犯錯,形勢不樂觀。但裁判表示沒有出現死球,所以不能暫停比賽。就在這個時候,我們控制住了局面,但我想讓裁判取消暫停卻被告知不可以……我不是故意讓他們難堪,我試圖向對方教練解釋這些,但他根本聽不進去。』
不過西班牙男籃主帥佩斯奎拉卻不認可這個解釋:『我很尊重拉裡·布朗教練,但如果他真的叫錯了暫停,就應該馬上讓隊員繼續投入比賽,而不是趁機指導他們。』
有意思的是,就在一年後,以活塞主帥身份帶隊和自己前東家步行者在東部半決賽較量的拉裡·布朗,又成了最後時刻叫對暫停的正面典型。
活塞和步行者東部半決賽第六場,比賽還剩15.7秒,被犯規的活塞得分後衛漢密?頓被犯規後罰進第一球,將領先優勢擴大到8分,取得這場比賽的勝利只是時間問題。這意味著,步行者將以2比4被淘汰出局,而他們的傳奇球星雷吉·米勒也將徹底告別職業賽場。就在整個時候,拉裡·布朗叫了一個長暫停,他沒有讓場上隊員回到場邊,而是帶著全體活塞球員,向此時被提前換下走向替補席的米勒鼓掌,和他擁抱,以示敬意。布朗和活塞這個舉動,也贏得了印第安納方面的一致好評。
不下主力
眼看追分無望,一方撤下主力球員,另一方也如法炮制,雙方用替補陣容消耗掉剩餘時間,比賽結果不發生改變……這就是NBA球隊應對垃圾時間的默契。如果有一方,尤其是領先一方破壞了這個平衡,比賽就可能會朝著不可控制的方向發展。
2013年2月7日,火箭主場對陣勇士,比賽最後一節都幾乎淪為垃圾時間,但火箭想打破單場投進三分球紀錄,所以仍然讓主力陣容留在場上不停投三分。深感不爽的勇士則用頻頻犯規阻止對手遠投,寧可讓火箭球員走上罰球線,罰球得分繼續擴大領先優勢。結果可想而知,比賽完全變了味兒,要多乏味有多乏味。
這還算好的。NBA近些年最著名的兩場打架事件,『奧本山事件』和尼克斯掘金斗毆,都是因為對陣雙方本就有積怨,領先一方不依不饒,進而落後一方心態失衡,動作越來越大,最終引發大規模衝突。
在這裡,又要點名步行者了——他們在垃圾時間惹麻煩的能力還真強。2016年1月2日主場對活塞,終場前22秒喬治跳投命中,將優勢擴大到10分鎖定勝局。有時候,領先方會故意犯規讓比賽停下,進而將主力換下,可喬治卻沒那麼做,而是凶狠地想從活塞前鋒馬庫斯·莫裡斯手裡搶球。活塞球員頓時大怒,當時就將喬治圍了起來……這又是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