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協宣布2017女排集訓通知郎平任總教練
郎平留在了中國女排,雖然頭銜變成了『總教練』,但在未來的東京奧運周期,女排依舊能沿著郎平的路繼續前行。
不過在郎平留任後,一些問題依舊沒有答案。郎平的工資會漲嗎?郎平這一年的心路歷程究竟如何?中國女排在換血後還能保持統治力嗎?
一、『郎媽』不想走
世界上總有那麼一些人,跟普通人不一樣:他們對一件事情的熱愛,超過了其它所有。郎平就屬於這樣的一類人,她的最愛是排球。
身體狀況曾被視為郎平續約的最大變數,可在熱愛面前這不是無法逾越的障礙。看看郎平努力康復的照片,就知道她有多麼渴望重返排球場和她熟悉的教練舞臺。
老資格的球迷應該不會忘記,郎平上一次執教中國女排最終是因身體原因無奈離開,但是休整一段時間以後,她還是捨不得她最愛的排球,繼續拿起了教鞭。
的確,在2016年收獲了愛情和渴望已久的作為主教練的第一枚奧運金牌之後,郎平完全可以功成身退,與『王教授』環游世界、深情相守。
但花了4年的心血澆灌了包括『朱元璋』(朱袁張)、龔翔宇在內的蓓蕾,未來的前景一片光明,她怎麼捨得在這個時候離開?
跟裡皮1億多人民幣的年薪比起來,還得說郎指導的性價比高。
二、郎平年薪會漲嗎?
在中國女排登頂裡約、為中國代表團在奧運會上完美收官的那一刻,球迷們一定會覺得她那份200萬人民幣(坊間數字)的年薪物有所值吧?跟裡皮1億多人民幣的年薪比起來,還得說郎指導的性價比高!
那麼,這次續約,郎導的薪水還會漲嗎?
需要給球迷們『科普』的是,郎平和裡皮的薪水支付主體大不相同。雖然郎平在上個周期的薪水只有200來萬,但主要是由排管中心籌集資金支付的。裡皮的薪水是天價,但是出大頭的並非中國足協。
在我們國家現有的體制下,排管中心是國家體育總局下屬的事業單位,想給郎平漲薪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要想大幅增長難度更大。
還記得已經卸任的中國男籃主教練宮魯鳴嗎?體制內的身份讓他只能拿一個月1萬元左右的補貼。跟宮指導比起來,郎平和中國短道速滑隊主教練李琰是幸運的——她們享受的是外教的薪資標准。
郎導昇任總教練之後到底年薪多少?排管中心沒有透露。我們還是從郎導的臉上去找答案吧。
安家傑給隊員們布置戰術。新華社記者李芒茫攝
三、郎總教練『垂簾聽政』?
為了照顧仍在康復之中的郎平,中國女排破天荒地設立了總教練的位置。那麼,郎總教練究竟如何行使職能?她會想網上球迷們猜測的那樣『垂簾聽政』嗎?
國家體育總局排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李全強表示,設總教練主要是為了郎平的身體康復考慮,目前郎平的主要工作還是從宏觀上來掌控球隊。請注意,李主任用的是『目前』。言下之意,將來郎導完全康復之後,排管中心仍然希望她行使主教練之職。
而郎平則說,她會把握方向、培養年輕教練。聽話聽音,她更希望年輕教練盡快地走到前臺。
與其說東京奧運周期是郎平『垂簾聽政』的時代,不如說她的工作重心將從親自執教向培養高水平教練轉移。
在裡約奧運會周期,郎平再次完美展現了作為天纔教練員的兩大纔華:一是發現、培養新人,二是臨場指揮,她能將自己的『武功秘籍』傳授給執行教練安家傑嗎?
郎平是否會『垂簾聽政』,也取決於安指導作為執行教練的表現。
自己當一名優秀主教練很難,培養一名優秀主教練更難。面對新的游戲任務,永遠喜歡新挑戰的郎平能順利通關嗎?
四、誰會接過郎平的槍?
在郎平續約一事不明朗的半年時間裡,中國女排暫時空缺的帥位成為外界議論的焦點。
蔡斌、俞覺敏、王寶泉、吳勝等前國家隊主教練和在女排聯賽中表現較為突出的教練都曾被猜測接近帥位。然而,事實證明這些猜測都不靠譜。
『昇任』總教練之後,郎平再次著重提到了培養年輕教練的意圖。不難看出,在她的心目中,自己的接班人應該在現在的國家隊教練組之中產生。
從新一屆中國女排的教練組人員安排來看,安家傑顯然是郎平接班人的頭號候選人。與此同時,昇任排管中心副主任的賴亞文仍然擔任領隊、教練,這意味著她仍將繼續深度介入中國女排的教練工作。
自上世紀80年代袁偉民率領中國女排奪得三連冠以來,凡中國女排取得較好的成績時,時任主教練無一例外都在袁偉民率領的中國女排工作過,而沒有老女排經歷的主教練則難獲成功。
如果依照『曲式定律』,現有教練組成員成為郎平接班人將是更理想的選擇。
五、『郎平王朝』會來嗎?
在新的奧運周期裡,中國女排能夠拿到更多的冠軍甚至復制老女排『五連冠』的奇跡嗎?
在裡約奧運會周期就獲得『兩冠一亞』的佳績,這是郎平在2013年重返國家隊之初沒有想到的事情。隊伍新老交替已經順利完成,新生代又通過在裡約奧運會上的逆襲完成了涅槃,『郎平王朝』的基石已經打下。
與4年前相比,現在的郎平和中國女排的底氣要足得多。
不過,在已經開始的東京奧運會周期,中國女排依然面臨許多挑戰,冠軍絕非唾手可得。巴西隊主場失利之後必將卷土重來,根基雄厚的美國隊依然強大,俄羅斯、塞爾維亞等歐洲諸強虎視眈眈,2020年奧運會的東道主日本隊也不容小視。
可以預見的是,中國女排在新周期的每一項大賽中都會是獎牌乃至金牌的有力爭奪者。但是,能否奪冠還得看狀態、看運氣,看天時地利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