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體育  >  綜合體育
搜 索
一『狗』絕塵 兩強緊隨 圍棋掀起人工智能狂歡
2017-03-27 14:48:49 來源:信息時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昨天,第5屆電聖戰在日本落下帷幕,代表人類出戰的日本新銳棋手領軍人物一力遼七段先後負於UEC杯亞軍DeepZenGo和冠軍絕藝,這場人機大戰以人工智能的大勝而結束。從一周前落幕的世界計算機圍棋大賽(UEC杯),到四天前結束的『最強棋士戰』,再到昨天上演的電聖戰,3月可是圍棋的人工智能狂歡月。雖然最強棋士戰朴廷桓和羋昱廷戰勝DeepZenGo讓人工智能稱不上是全勝,但井山裕太的落敗和一力遼遭遇『雙殺』足以證明人類輸給AI已經從舉世震驚變成了司空見慣。絕藝的橫空出世更是說明,今後AI的來勢可能更加凶猛,人工智能熱潮將很快席卷這傳承千年的紋枰。

  明星頻現

  一『狗』絕塵兩強緊隨

  作為首個戰勝人類頂尖職業棋手的人工智能,AlphaGo的名字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不過,自從去年底到今年初化名『Master』在網絡上對眾多職業高手豪取60連勝後,AlphaGo就一直沒有動作。不久前的最後一屆UEC杯本來也邀請了其參賽,但被谷歌方面拒絕了,業界猜測,很大可能是因為阿法狗的實力早已和這些參賽的AI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從UEC杯的賽況來看,中國的絕藝和日本的DeepZenGo實力明顯比其他AI高出一籌,除了這兩強之間的直接對抗外,其餘比賽都是一面倒,有的甚至被吃得一個子都不剩,這樣毫無鍛煉價值的比賽對於AlphaGo來說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無論是DeepZenGo還是絕藝,其研發者都是學習了AlphaGo開發者DeepMind去年發表的那篇論文、將深度學習加入程序中後纔取得了質的飛躍,用直白一點的話說,他們都是阿法狗的徒子徒孫,作為『師祖』的阿法狗實在沒有必要出來和它們一較長短。『最強棋士戰』時,旁觀的柯潔更是直白地說,AlphaGo如今的水平起碼可以讓DeepZenGo兩個子。用一『狗』絕塵來形容它,一點也不過分。

  在加入深度學習功能、昇級為DeepZenGo之後,日本人加藤英樹開發的Zen在兩年來連上臺階:去年11月的電王戰,在日本傳奇棋士趙治勛手中拿下了一局、成為繼AlphaGo之後第二個戰勝人類職業棋手的AI;『最強棋士戰』戰勝了當今日本圍棋第一人井山裕太、電聖戰殺得一力遼『屍橫遍野』,再次證明了DeepZenGo的實力。而橫空出世後第一次與現役高手在正式比賽交鋒的絕藝也表現驚艷,執黑中盤157手迫使一力遼認負。中日兩強對AlphaGo的緊追不捨,已經讓圍棋AI界在去年一『狗』絕塵的基礎上,又多了兩強相隨。

  資本投入AI飛躍,時代變換

  AI技術的突飛猛進給圍棋界帶來的不只是震撼,還可能是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往圍棋程序都是『單打獨斗』的模式,以前很多棋迷耳熟能詳的圍棋程序,包括老牌勁旅瘋石、石子旋風,中國的手談,都是個人開發者的作品。但正因為資金的掣肘,截至2015年第八屆UEC杯,圍棋程序們仍未能攻克職業棋手的四子關。這也是那場劃時代的對決前,外界一面倒看好李世石的原因,絕大多數人當時認為,計算機戰勝圍棋職業高手起碼還要十年的時間。

  然而,現在計算機圍棋變成了資本的舞臺,絕藝的橫空出世便是最佳例子。從開始籌劃到UEC杯奪冠,絕藝僅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如今卻已大有超過DeepZenGo、坐上圍棋AI屆第二把交椅之勢,靠的就是資金和計算資源支持。谷歌和騰訊這樣的互聯網巨頭當『爸爸』,使得AlphaGo和絕藝就像是有金山銀山做依靠,其投入規模是以興趣為依托的個人開發者不能比擬的。

  UEC杯上,就有個人開發者的程序曾被絕藝殺得一個子都不剩,差距顯而易見。假如不是得到了日本棋院和日本企業的支持,Zen也很難在兩大巨頭的夾擊下求得生存。

  技術的最大難關已經突破,只要保證資本的投入,制造出可以戰勝人類職業棋手的AI已經不再是幻想。所以,如果將來看到更多的『狗狗』們像絕藝那樣橫空出世,也完全不需要感到驚訝。

  『石子旋風』的開發者林在范此前曾表示,今年的UEC杯可能是最後一屆,因為繼續辦下去已經沒什麼意義,以後計算機圍棋的資質門檻可能就是與職業棋手分先這一關:『比賽名次沒什麼意義。』

  深度疑問能否促進圍棋界技術革新

  隨著去年底今年初昇級版AlphaGo化名『Master』橫掃網絡,對職業高手取得60連勝的完美戰績,再到DeepZenGo拿下日本第一人井山裕太,及這次電聖戰一力遼遭遇AI的『雙殺』,職業棋手輸給AI已經從當初的舉世震驚變成了司空見慣,而棋界人士的觀念也在這一過程中慢慢調整,開始不再抗拒,而是學著去擁抱變化。

  對於圍棋人工智能的突破對於人類生活的積極意義,棋界還是普遍認同的,不過對於這一技術對棋界本身的作用,大家的認識仍有分歧。

  連笑認為,人工智能的著法是以它超強的計算能力為基礎的,人類沒有,所以學它沒有意義,這代表了棋界一部分人的看法。但也有人認為,AI對圍棋傳統人類造成了巨大的衝擊、開拓了人類對圍棋的眼界,就像趙治勛去年輸給DeepZenGo之後就曾感嘆,AI一些下法雖然看似不好但完全可下,其想象力完勝自己。在功利圍棋盛行多年後,這次人工智能大潮的衝擊可能會促成圍棋界的一次技術革新。

  雖然在某些觀點上仍有分歧,但棋界共同的認識是人類贏AI將會越來越難。昨天的電聖戰結束後,棋聖聶衛平感嘆道:『人工智能雖然一些著法有些小的失誤,但境界很高,值得人類學習。現在不出意外的情況下,人類跟AI對抗,可能很難取勝了。』

  曾經為絕藝擔任『內測』測試員的柯潔則表示,自己是看著絕藝一點點變強的:『開始我們和它下的時候,總想抓它一些漏洞,後來就越來越少。雖然知道AlphaGo關鍵算法已公布,後面的機器都會很厲害,但也沒想到這麼快。』從學棋到成為如今的第一人,柯潔已經花了13年,但絕藝成長到現在的水平卻只用了一年。在趕上人類的腳步後,人工智能很快就會『超車』並甩開人類。

責任編輯:呂小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