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體育  >  足球  >  中國足球
搜 索
別在意12強賽 青訓是重點——馬明宇孫繼海談足改
2017-03-20 13:40:37 來源:新華社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社北京3月19日電(記者岳東興公兵)曾隨中國男足唯一一次打進過世界杯的兩位球員馬明宇和孫繼海19日表示,足球改革兩年以來,發生了非常喜人的進步,但青訓工作還是要抓落實、做紮實,這是中國足球發展的重中之重。

  《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印發兩周年座談會19日下午在京舉行。前國家隊隊長馬明宇、曾效力英超的球星孫繼海在會上談了切身體會。

  馬明宇:現階段打基礎11人制要早適應

  退役後的馬明宇沒有離開足球,目前擔任四川足協副秘書長。他介紹,通過自籌資金,修了五塊標准足球場,自己正從事精英球員的青訓工作。對於兩年來的變化,馬明宇說,足改的春風讓整個大環境發生積極改變,這帶給他信心和動力。

  在接受記者采訪、探討如何繼續發展時,馬明宇說:『所有足球人都向著正確方向去做。我覺得我們不要去在意這次12強賽,我覺得我們在做一個基礎。(足改)纔走了兩年,我是准備走十幾年。這個兩年時間還不能說明什麼,只能說我們在慢慢改變。從個人來說,我還是去做好我這方面的青訓,做紮實。(中國足球界)每個人在自己的模塊裡,把自己的模塊做好,最後拼湊起來,纔能成為一整個良好的中國足球板塊,中國足球纔能很好發展。』

  談到青訓,馬明宇提出有兩個方面需要政策支持和技術層面的細化。

  其一,青訓補償機制要有保障。

  他說,青訓的補償機制和標准,對青訓的原俱樂部來說低了一些。如果短期沒有回報沒關系,但如果沒有一個長效保證機制,沒有一個很好的回報,那會傷害做青訓的積極性。

  『這麼多年,我一直在做青訓。現在來說,應該出臺一些保護保障機制,足球法規或是足球法,對我們原來的最低的培訓機構有很好的補償機制,那麼以後就有更多的人參與做培訓機構,這樣我們的青訓纔能長久發展。』

  其二,11人制比賽要早適應。

  馬明宇舉例,在去年5月參加的U15青訓營上,他隨機問了很多小孩一個問題,『什麼時候開始接觸11人制比賽』,孩子們都是說在上了初中以後,很少有說小學接觸到的。但對比來看,他發現近些年歐洲等很多足球發達地區,特別是日本,他們12歲的全國六年級畢業大賽上,已經開始打標准場地的賽事,而且非常熟練。

  『如果沒有文字介紹,單看視頻畫面,他們看上去真像職業隊,非常熟練。而能達到這個程度,不是10到20場,而是上百場打出來的,那就是說他們一年必須打30到40場、打三年纔能到這個基礎,』馬明宇說。

  他建議,希望有關方面考慮,在小學五六年級時,可以讓孩子們開始接觸和適應標准場地賽事,沒有力量沒關系,比賽時間可以縮短,但關鍵要讓孩子們『熟悉球場空間、讓他們去感覺』。

  孫繼海:青訓重中之重

  作為剛退役的職業球員,孫繼海說,他是足球改革受益者。兩年來,中超版權價值大增、聯賽紅火、亞冠競爭力提昇、場地增加、校園足球發展,都證明了改革的積極成效。下一步,應該找出不足去解決,其中青訓是關鍵。

  孫繼海說,足球強國夢的實現,需要國家隊、聯賽、青訓和球迷文化等多方面的成功。這其中,國家隊必須要有好的隊員,聯賽也一樣,這樣投資人纔不會『燒錢』,因此歸根結底就是抓好普及和青訓。

  『我想這麼多年,我從不到20歲,踢聯賽,進國家隊,20多年來看,中國足球運動員水平是在不斷下降。因為我知道,我的老大哥他們的水平。』他說,『青訓是重中之重,必須真抓實乾。如果有機會,我願意用下半生報效祖國,作出自己的貢獻。』

責任編輯:呂小忱